檢測判斷時間:通過電壓傳感器(響應時間≤10ms)監(jiān)測主電源電壓,當電壓低于額定值的 85%(或缺相)且持續(xù)時間超過 “防誤動門檻”(通常 20~50ms),判定為電源故障。
切換動作時間:由切換裝置(ATS 自動轉換開關)的機械結構或電子開關決定,機械觸點式約 50~100ms,固態(tài)電子式可縮短至 5ms 以內。
機械觸點式 ATS:依賴接觸器或斷路器的機械動作,切換時間由觸點分離與閉合速度決定,受彈簧力度、潤滑狀態(tài)影響,典型值 50~150ms(新設備),長期運行后可能因觸點磨損延長至 200ms。
固態(tài)電子切換:采用晶閘管等無觸點開關,通過電子信號控制導通 / 關斷,切換時間≤10ms(無機械延遲),但需解決換流過程中的瞬時短路抑制(通過 RC 緩沖電路)。
若檢測門檻設置過嚴(如電壓跌落 10% 即判定故障),可能因電網波動導致誤切換;若門檻過松(如跌落 30% 且持續(xù) 100ms),會延長判斷時間,疊加動作時間后總切換時間可能超限。
優(yōu)化算法:采用 “電壓有效值 + 相位突變” 雙重判斷(有效值跌落>15% 且相位突變>5°),將判斷時間壓縮至 30ms 以內。
模擬故障:通過調壓器將主電源電壓從額定值驟降至 0(模擬失電),或降至額定值的 70%(模擬欠壓故障)。
時間記錄:使用示波器(帶寬≥100MHz,采樣率 1MHz)同步監(jiān)測主電源電壓(CH1)、備用電源電壓(CH2)及直流屏輸出電壓(CH3),切換時間為 CH1 失電到 CH2 穩(wěn)定供電的間隔(以電壓回升至額定值的 90% 為標志)。
負載條件:需在額定負載(100% I_N)和輕載(30% I_N)下分別測試,因負載電流影響切換裝置的動作速度(大電流下觸點分離可能延遲 5~10ms)。
電力行業(yè):DL/T 459-2010《電力系統(tǒng)直流電源裝置運行與維護規(guī)程》規(guī)定,重要變電站直流屏的切換時間需≤100ms,繼電保護裝置不丟失數據。
通信行業(yè):YD/T 1095-2008《通信用不間斷電源 - UPS》要求,通信機房直流屏切換時間≤50ms,避免基站設備掉話或數據中斷。
場景:核電安全級直流屏(如 1E 級)需滿足切換時間≤20ms(GB/T 17626.11),應對端工況下的供電連續(xù)性。
裝置選型:
參數整定:
同步控制:
冗余設計:
問題現(xiàn)象 | 原因分析 | 解決措施 |
切換時間偶爾超限(>200ms) | 機械觸點氧化導致接觸電阻增大 | 每半年清潔觸點,涂抹導電膏(降低接觸電阻) |
輕載時切換時間短,重載時長 | 大電流下觸點分離速度減慢 | 選用帶磁吹滅弧的接觸器(增強分斷力) |
電源切換時直流輸出波動大 | 切換瞬間蓄電池放電導致電壓跌落 | 增加蓄電池瞬時放電能力(選用高倍率電池) |